首批湖北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出爐 116人獲評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林楚晗 通訊員何洋 袁娟)5月26日,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湖北省首批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名單正式出爐,10個村鎮、街區上榜。同時,湖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正式公布,116人獲評。
首批湖北省非遺特色村鎮、街區為:武漢市江岸區吉慶民俗街、襄陽市棗陽市琚灣非遺小鎮、宜昌市秭歸縣屈原故里非遺小巷、荊州市荊州開發區幸福村(荊楚非遺技能傳承院)、鄂州市梁子湖區沼山鎮、咸寧市赤壁市羊樓洞明清石板街、黃岡市黃梅縣五祖鎮、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長勝街、恩施州恩施市土家女兒城非遺特色街區、潛江市浩口鎮。
據了解,為提升非遺系統性保護水平,推進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建設,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全省組織開展了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創建評選活動。在各地推薦申報基礎上,按照非遺資源富集、基礎設施健全、傳承活動經常、融合發展有效的評選標準,經專家評審、廳黨組研究和社會公示等程序,最終從各地申報的52個村鎮、街區中評選出10個村鎮、街區為首批湖北省非遺特色村鎮、街區。
![]() |
據了解,省文化和旅游廳將在31號舉辦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湖北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對獲評單位進行授牌,并將在2023年度省級非遺專項資金中,安排資金予以支持。
同時,經過20天公示,湖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也于昨日正式出爐,共116人獲評。
湖北省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覆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此次評選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呈現年輕化趨勢,記者在名單中發現10余位“80后”,如傳統技藝領域,傳統食品制作技藝(虎福瑞麻花制作技藝)的楊歡成為第六批省級非遺傳承人,楊歡生于1987年,也是此次最年輕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目前,湖北省已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2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787人。
【編輯: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