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王敏)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為什么要提出這一目標?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譚曉東教授詳細解讀。
![]() |
譚曉東認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主要是基于幾方面考慮。首先,從傳染病防控角度上來說,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員流動范圍廣,這些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的一個重要的潛在危機。其次,大城市醫療條件相對比較好,在應對奧密克戎聚集性疫情方面,各大城市提早做了很多準備工作。與此同時,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們在大城市建立起了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老百姓對15分鐘這個概念比較容易接受!盎谝陨先c考慮,設立這一目標很好地體現了便民原則,兼顧了可操作性和可及性!
譚曉東介紹,目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針對奧密克戎的傳播特點,為防止出現大規模聚集性疫情,維持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就需要及早發現規模性疫情、聚集性疫情的苗頭,發現潛在的傳染源。在我們現有的檢測手段當中,核酸檢測是最簡單、最有效、最敏感的指標之一,因此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采樣圈”可能是維系我們正常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
【編輯:裴春梅】